供热、供燃气、通风及空调工程研究方向

商福民 教 授

电子邮箱shangfumin@ccit.edu.cn

学历学位研究生,博士

毕业院校华北电力大学

所属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

研究方向传热过程控制技术;能源有效利用与节能技术


个人简介
    商福民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二级教授,获华北电力大学工学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,硕士生导师,长春工业大学、东北电力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;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,吉林省城镇供热协会理事。吉林省突贡专家,吉林省高层次C类人才,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;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方向带头人。
教学与人才培养
    曾主讲过传热学、锅炉原理、洁净煤技术、火电厂环境保护、能源与节能、发电厂动力部分、工程热学基础、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等本科生课程,以及高等工程热工学、传热过程控制技术等研究生课程;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;研究生指导与培养工作。
论(著)文与专利
论文:
[1]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pulsating hot plate ribs.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,2024. (SCI)
[2] Experimental study on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of LED heat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by pulsating heat pipe and heat pipe. Journal Thermal Science,2024. (SCI)
[3] Study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-Layer Double-Row Pulsating Heat Pipe. Thermal science, 2022. (SCI)
[4] Experimental study on novel PHP  cooler for horizontal CPU cooling under different wind speeds. Thermal science, 2021. (SCI)
[5]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pulsating heat pipe.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, 2020. (SCI)
[6] 下冷式脉动热管太阳能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. 热能动力工程,2020. (核心)
[7] The start-up performance of pulsating heat pipe with communicating pipe at different inclination angles. The 6th 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/Nanoscale Heat and Mass Transfer, 2019. (EI)
[8]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Pulsating Heat Pipe CPU Radiator. The 6th 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/Nanoscale Heat and Mass Transfer, 2019. (EI)
[9]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heat transferring of nanofluid in self-exciting mode oscillating-flow heat. ASME 2016 5th Micro/Nanoscal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, 2016. (EI)
[10] Experiments on Enhanced Heat Transfer of Self-Exciting Mode Oscillating-Flow Heat Pipe with non-Uniform Structure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, 2010. (SCI)
[11] 振荡流热管自激强化传热特性实验研究. 工程热物理学报,2009. (EI)
[12] 不同加热位置对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. 工程热物理学报,2008. (EI)
[13] 采用不等径结构自激振荡流热管实现强化传热. 动力工程,2008. (EI)
[14] 振荡热管内不同形态纳米颗粒流动及传热特性. 化工学报,2007. (EI)
[15] 自激振荡流热管内Cu-水纳米流体传热特性实验研究. 动力工程,2007.(EI)
[16] 非均匀截面自激振荡流热管内热输运特性实验研究. 热能动力工程,2007. (EI)
[17]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of Self-Exciting Mode Oscillating-Flow Heat Pipe with non-Uniform Profile Under Laser Heating. WIT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Sciences, 2006. (EI)
[18] 自激振荡流热管非均匀截面结构强化传热实验研究. 工程热物理学报,2006. (EI)
[19] 振荡流热管自激强化传热的可行性分析. 热能动力工程,2006. (EI)
专利:
[1] 发明专利:一种脉动热管协同重力热管强化大功率LED散热装置,202410367744.0,2024. 
[2] 发明专利:一种带脉动热板延展体的大功率LED照明相变散热器,202311734275.3,2024. 
[3] 发明专利:一种自驱旋转脉动热管换热装置,202411000430.3,2024. 
[4] 发明专利:一种连通型脉动热管式电子元器件散热装置,201910922067.3,2022. 
[5] 发明专利:一种激励耦合式脉动热管换热器,201010192884.7,2021. 
[6] 发明专利:一种锅炉热平衡实验台,201010291141.1,2012. 
[7] 发明专利:一种屋顶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,200610011153.1,2008. 
[8] 发明专利:一种遮阳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,200610011156.5,2008.
[9] 发明专利:一种脉冲加热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传热的方法,200510001978.0,2007. 
[10] 发明专利:振荡流热管复合强化太阳能热水器,200510001977.6,2007. 
科(教)研项目
[1]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脉动热管相变外场与管内蒸发(冷凝)相变过程协同耦合实现强化传热激励机制的研究(No. 51146002),2013
[2]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:太阳能脉动热管集热系统实现高效传热的关键技术研究(No. 210050),2015
[3]主持完成了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:基于不同负荷特性脉动热管换热器高效传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(No. 20190303113SF)
[4]主持完成了吉林省发改委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:新型脉动热管换热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(No. 2019C057-5)
[5]主持完成了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脉动热管与相变外场耦合的强化传热激励机制研究(No. 201115137
[6]主持在研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-省地联合基金项目:脉动热管强化不同特性能量负荷热流传递过程的协同机制研究(YDZJ202401324ZYTS)
[7]主持完成了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:新型高效脉动热管换热器的研制与开发(No. 2013289)
[8]主持完成了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:脉动热管太阳能集热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研究(No. 2011252)
[9]主持完成了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:新型波纹夹管式换热器的实验研究与开发(No. 12001002),2005
[10]主持完成了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:新型脉动热管式太阳能集热装置的研制与开发(No. 2007SF11)
[11]主持在研吉林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: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,2025
获荣誉与奖项
[1]2023年,荣获“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”称号
[2]2023年,获评“吉林省高层次C类人才”称号
[3]2012年,荣获“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”称号
[4]2023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项目“基于不同负荷特性脉动热管换热器高效传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”获吉林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二等奖
[5]2021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“脉动热管散热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”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[6]2018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“脉动热管太阳能集热器”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[7]2016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“新型脉动热管换热器的研制与开发”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[8]2014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“振荡流热管自激强化传热特性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”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
[9]2012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“新型波纹夹管式换热器”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[10]2012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“一种新型夹管式换热器的开发与实验研究”获吉林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
[11]2011年,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“脉动热管强化传热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”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
[12]2018年,参与完成的教研成果“‘双导向、双驱动、交叉递进’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”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
[13]2018年,参与完成的教研成果“‘三维四元’应用型本科形成性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”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
[14]2005年,主持完成的教研成果“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产学研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”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
(更新日期:2025年01月12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