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执笔,智绘乡愁。伴随着枝头残雪化作潺潺春水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也悄然来到第十五期。在料峭春寒之中画上温暖的句点,在炊烟袅袅的屋檐下,有着我们眷恋的乡音;阡陌纵横的田野间,埋藏着青春的热忱。这个寒假,众多能动学子带着知识归巢,用脚步丈量故土的温度,年轻的心跳与土地的回响达成了同频共振,以赤子之心见证着乡村振兴的脉动。那些晒红的脸庞、磨破的运动鞋、深夜改方案的台灯,都化作成长路上闪亮的勋章。
站在春意渐浓的节点眺望,返乡青年的故事仍在续写。这场青春与乡愁的双向奔赴,让传统村落焕发数字时代的新生机,也让年轻心灵找到安放理想的港湾。当越来越多的"归巢燕"衔来新理念、新技术,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我们手中徐徐舒展,始终用知识浇灌热土,以创新激活传统,这便是新时代青年对故乡最深情的告白。
展望未来,信心满怀。我们相信,在党的领导下,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乡村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我们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,继续关注家乡发展,积极参与家乡建设,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!
学院:能源动力工程学院
姓名:徐子健
实践单位:望奎县人民法院
实践岗位:信访办公室志愿服务
实践故事:
为了丰富大学生活,提升自身综合素质,同时深入了解家乡司法工作,我利用寒假时间,选择在望奎县人民法院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,期望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增强对法律职业的认知。
通过实践,我对刑事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理解,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案件相结合,提高了法律分析和应用能力。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,学会冷静思考、灵活应对,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此外,法院工作的严谨性要求培养了我的耐心与细心,增强了责任意识。这次实践让我近距离观察法官工作,深刻体会到司法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重大,这使我对法律有了更深敬意。
此次望奎县人民法院的寒假实践,是我大学生涯中一次宝贵经历。不仅让我在专业领域有所成长,更在个人综合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。未来,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积极参与实践活动,不断提升自己。

学院:能源动力工程学院
姓名:艾欣潼
实践单位: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镇潘官营村村民委员会
实践岗位:助理
实践故事:
寒假我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,参与村民需求调查,涵盖生活生产,环境治理,文化活动等方面。
通过处理繁琐的日常事务,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能更清晰的与人交流表达,学会合理安排资源,应对突发情况。
此次社会实践是一次宝贵的经历,让我在实践中成长,对农村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,未来我将继续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学院:能源动力工程学院
姓名:胡钧宝
实践单位:卡伦镇十里村
实践岗位:协助社区开展“防火宣传”活动
实践故事:
春节临近,返乡之际,我开展了防火宣传活动,期望提升家乡群众防火意识,守护大家安全过节。
活动期间,我先制作了图文并茂的防火宣传手册,涵盖火灾预防、应急处置等内容。随后,在集市、村头广场等人流密集处发放手册,结合真实火灾案例,向乡亲们讲解冬季用火用电注意事项,如祭祖烧纸远离易燃物、取暖设备周边不堆放杂物等。同时,利用村里广播,每日定时播放防火知识,扩大宣传覆盖面。
从反馈来看,多数乡亲表示学到了实用知识,会更加注意防火安全。但也发现部分老人对宣传内容理解有限。后续我会制作更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,采用一对一讲解的方式,确保防火知识深入人心,为家乡营造安全的节日环境。

学院:能源动力工程学院
姓名:武广昊
实践单位:桦甸市白电小区党群服务中心
实践岗位:我在博物馆里过大年
实践故事:
新春佳节之际,社区的工作迎来了尾声,社区工作人员对工作进行了总结,但社区人数众多,任务量庞大,我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任务,帮助工作人员完成表格上的人员划分,以年纪划分并归类,并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参与下乡的慰问。
在“我在博物馆里过大年”的活动中,深刻体会到了家乡的文化,以及政府对家乡文化的推广,更深刻地理解了家乡文化中的内涵,明白了家乡文化中的精神。身为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,我明白更加有义务的推广家乡文化,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家。
本次返家乡活动令我印象深刻,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,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善的能力,让我明白了不仅要增进自己的学习知识,更要深入基层,了解人民群众的内心,这才是社会实践的意义。将自身与社会结合起来,铸就更好的自己,成为国之栋才。

学院:能源动力工程学院
姓名:李湘
实践单位:重庆市黔江区杉岭乡尖山村村委会
实践岗位:维护村道路卫生整洁
实践故事:
寒假期间,伴随着新年的到来,为了使村里拥有一个良好的道路环境,村委会组织大家对村主要道路进行了全面清扫,如垃圾、落叶、杂草、积水等,并组织大家宣传环保资料。
我们用镰刀割掉了路边的杂草,让道路两旁看起来更加整洁。用扫帚扫去了路边的树叶和积水,在村民的合力清扫下,道路逐渐变得干净整洁。看着村道路被打扫干净,我们的心中升起了满满自豪感。
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,家乡的建设不只靠个人,更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维护。同时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也极其重要。我将继续关注家乡发展,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