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高等院校:
为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“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,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”的号召,引导大学生把创新激情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,学会决定创办“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” ,竞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,其中预赛分为 4 组,即生物质能组、风能组、太阳能组和综合组。即日起启动 2018 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,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:
1、主办单位: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
2、承办单位: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
3、协办单位:华北电力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长沙理工大学、常熟理工学院,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、光伏专业委员会和生物质能专业委员
4、分组承办单位:生物质能组由华中科技大学协同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承办;风能组由长沙理工大学协同风能专业委员会承办;太阳能组由常熟理工学院协同光伏专业委员会承办;综合组由华北电力大学承办。
欢迎高校院所,各位老师、同学积极参与、踊跃申报。具体事项请见附件:首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规则。
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
2018 年 04 月 03 日
附件:
首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规则
一、竞赛主题
绿色能源、创新引领。
二、竞赛内容
紧扣竞赛主题,主要内容涉及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氢能、海洋能、天然气水合物等可再生能源,作品包括实物制作(含模型)、软件、设计等,体现新思想、新原理、新方法及新技术。
三、竞赛规则
1、参赛对象: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专科生、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(含港澳台,不含在职研究生)。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,每组不得超过 7 人,研究生和本科生或专科生混合组队的,研究生比例不可超过 50%,每组可聘请指导教师 1 名。
2、作品申报: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,并按要求准时上交参赛作品,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。申报书和说明书等模板可通过学会官方网站 www.cres.org.cn,2018 学术大会微网站 www.creac.org.cn,或关注学会微信公众号 cres2017 下载。
3、作品评审: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、创新性、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,并提出获奖名单。
四、竞赛日程与安排
1、竞赛报名:自 2018 年 4 月 30 日起,各高校将加盖单位公章的《报名表》(见附件)邮寄给竞赛组委会,同时将电子版发送到组委会联系邮箱,邮箱地址为:NERL2013@163.com。
2、作品申报:
(1)电子版。请各参赛单位或参赛者将竞赛作品申报书于 2018 年 6 月 15日 24:00 前按拟参加的预赛组别分别发送到以下邮箱。
生物质能组:hustnewenergy@163.com,联系人:曾老师,15271909575
太阳能组:wlsyjs2018@sina.com,联系人:侯老师,13814989779
风能组:ndjienengjianpai@126.com,联系人:顾老师,13873175668
综合组:NERL2013@163.com,联系人:靳老师,15801003427
(2)纸质版。请参赛单位或参赛者将作品的纸质版(一式 5 份)于 2018
年 6 月 20 日前邮寄至竞赛组委会(以邮戳为准)。
3、作品初赛:初定时间为 2018 年 6 月 25 日-7 月 15 日,各分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在网上进行作品初评。
4、专家会评:初定于 2018 年 7 月 16 日-7 月 29 日期间,由各分赛承办单位组织评审,确定大赛三等奖和入围决赛作品名单。
5、作品公示:通过预赛的作品,设为期 10 天的公示期。
6、终审、决赛:初定于 2018 年 8 月 17 日-19 日,在华北电力大学举办全
国总决赛,即作品终审和决赛。
五、奖励
1、竞赛设立等级奖、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。
2、等级奖设特等奖(可空缺)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。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。
3、单项奖由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,报竞赛委员会批准。
4、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提名,报竞赛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。
六、联系方式
1、大赛联系邮箱: NERL2013@163.com
2、首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组委会通信地址:
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 2 号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
收件人:靳老师
电话:010-61772287
邮编:102206
3、大赛咨询 QQ 群号:551529088